学院主页 | 邮箱
 首页 | 部门简介 | 思政工作 | 团学工作 | 学生资助 | 学生事务 | 心理健康 | 国防军事 | 就业指导 | 视频专区 | 问卷调查 
站内搜索:
  部门机构  
 
 政策法规 
 工作动态 
 征兵指南 
 优抚安置 
 军训工作 
 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    

军事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2015年05月28日 09:10  点击:[ ]

   习主席强调,要着力增强法规制度执行力,狠抓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落实,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落实这一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制度执行力,推进军队战斗力建设持续上升。

  夯实基础,构建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

  当前,制度落后、漏洞多、不成体系等诸多问题,是制约制度执行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亟须从实际出发,在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及时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更加配套衔接、彼此呼应。通过整体功能的增强,为制度执行提供足够依据。

  立足实际,提高制度可操作性。制度建设不仅需要针对问题表象,更重要的是创造落实途径和通道,尤其是要破除执行程序繁琐等问题。从整体上看,提高制度的操作性必须具备:确定目标体系、任务和责任人,明确“干什么”,“谁来干”;明确完成标准,“干到什么程度”,“如何衡量”;确定步骤和进度,即实现目标、完成任务的时间划分和资源分配的优先顺序;监督检查,即根据预设标准评估目标落实程度,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通过这几个主要环节的约束和规范,提高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使制度执行起来“实用、管用、好用、可用”。

  抓住重点,突出制度针对性。一方面,制度设计要准确预测军队治理的发展趋势,判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改革措施的同时,从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出发,及时推出新制度。另一方面,要针对转型时期军队改革力度逐年加大、重大建设项目逐年增多、事故风险相应增加等情况,着力抓好权力最为集中、利益关系最为直接、最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配套制度建设, 确保出台一个就能管用一个。

  照顾全局,保持制度的连续性。制度创新必然带来新旧制度间的衔接问题,新制度能否得到落实,取决于不同执行者在利益博弈中力量的对比。制度创新并不是全面推翻原有的制度进行重建,而是应在坚持已有的好制度前提下,在继承、总结和发扬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实际,针对制度缺陷和制度空白等问题进行“改、废、立”,使制度在改革中保持相对连续性和稳定性,在体系上趋于完善和完备,保证执行中不出现空挡。

  凝心聚力,打牢依法治军的执行根基

  人既是制度的主体也是客体,坚持依法治军,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制度化的文化建设和氛围营造,提升执行制度的能力素质。

  塑造制度文化,提升执行制度的原动力。制度具有刚性,而文化具有弹性。制度和文化联姻,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就会形成刚柔相济、无坚不摧的制度文化力,引领所有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自觉守法的心理契约。相反,如果文化唱山歌,制度走水路,就不可能形成有效落实制度的合力。打造特色的制度执行文化,既需要确保制度的强力约束功能,又要倡导制度的道德感召功能,需要解决好道德修养、法制意识和法治习惯等问题。尤其是随着战争实践发展和战斗力建设的集成性、整体性、联动性增强,制度执行文化更加强调整体性、系统性和联动性。强调通过对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件的认识和解剖,来唤醒执行主体对制度的敬畏感,触及心灵深处的“私欲杂念”,从而推动事业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及从严治军的理念聚焦战斗力标准,主动向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聚焦,向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聚焦。实现让一切军事活动都能在制度化的框架内进行,让一切权力都能在“阳光”下运行,让所有敏感问题都能在群众监督下“阳光操作”。由此也可以说,制度执行文化是塑造和展示军队形象的重要平台。

  强化能力建设,培育落实制度的自信力。能力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制度执行质量的好坏,制约着依法治军环境的和谐度。有了执行制度的决心和毅力,如果能力素质达不到要求,就会力不从心。提高执行制度能力素质主要是立足岗位,在实践中深刻感悟制度的强大魅力,把握制度的内涵以及蕴藏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精通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通过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在边做边查边改边总结中培育法治精神,开发法治思维,创新法治方式,推进人和制度的无缝隙结合,提高执行制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强调模范带头,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力。“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制度执行之风的形成、制度执行之力的提升,离不开以上率下的模范示范作用。各级骨干必须从我做起,自觉做遵守制度的模范者,落实制度的先行者,改进工作方式的引领者,始终把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处处按照善谋打仗、能打胜仗的标准落实制度,依法管权管事管人管物,始终保持思想上有红线、语言上有底线、行为上有界限,成为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治理环境的推动者,坚决杜绝在制度面前的“双重态度”“双重面孔”“双重标准”和“双重规则”,倾力打造敬畏制度、服从制度、维护制度、执行制度的良好风尚。

  层层用力,全方位筑牢严格落实制度的防火墙

  “没有监督,就没有管理”。制度不给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督促不够,责任追究不到位,考核评估流于形式,制度成了不带“电”的高压线,执行制度缺乏动力。

  规范制度执行环节的责任约束。责任落实到位,执行才不至于缺位和越位。权责一致是现代治理的重要理念,责任不清必然导致权力放纵。要使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必须突出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超前架起高压线,建立健全制度执行情况责任制,对制度执行进行责任分解和细化,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确定执行目标和执行时限,规范执行程序和执行方法,定期评估制度执行状况,确保执行制度有压力、有动力、有效力。

  强化制度执行过程的公开透明。当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制度的实施被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违法违规行为自然就无处遁形。这就需要在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规范信息公开程序环节,全程全面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制度执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同时,要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整合多领域监督资源,除需要保密的信息外,都要推行专门监督与民主监督无缝对接,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制度执行中的问题,保证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推进制度执行效果的检查评估。美国学者提出的“破窗理论”告诫我们,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必须及时发现、迅速修复,否则就会危及整个制度大厦。在治理军队事业中,修复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玻璃,不仅要完善经常性检查机制,建立相对独立的专门组织机构,采取日常检查、集中抽查、专项治理、巡视监督、案件查处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检查督导,随时掌握制度执行情况,避免监督检查出现被动、滞后、乏力等问题。还要把科技手段融入制度执行、监督和评估之中。通过“制度+科技”“人控+机控”,以科技手段优化流程、确保全程跟踪、科学量化评估、适时纠偏纠错,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关闭

 首页 | 部门简介 | 思政工作 | 团学工作 | 学生资助 | 学生事务 | 心理健康 | 国防军事 | 就业指导 | 视频专区 |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