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职院学字〔2017〕39号
各二级学院(系):
根据学生工作总体安排,近日将开展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班级测评工作,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测评范围
2015级、2016级全体高职班级
二、测评学期
测评学期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三、测评项目及要求
(一)思想道德建设(35分)
1.积极在学生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学期至少举办三次主题教育活动。(10分)
2.每学期至少集中两次开展规章制度教育、安全教育,班级学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无重大事故发生,受到警告及以上处分的学生违纪率低于班级学生总数的20%。(15分)
3.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班级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被检查在校园禁烟区内吸烟的学生人次低于5人次。(10分)
(二)学风建设(15分)
班级学生出勤情况良好,无迟到、早退、旷课情况,平均出勤率不低于85%。(15分)
(三)文化建设(15分)
1、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等班务公开、对外宣传、对内服务同学的有效阵地。(5分)
2、积极开展文艺、体育、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等校园文化活动。(10分)
(四)制度建设(20分)
1.每学期制定班级建设计划,班委职责清晰,履职情况良好,带动班级具有较强凝聚力。(10分)
2.建立班级事务公开制度,班级内评优、资助等工作开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班会并做好会议记录。(10分)
(五)环境建设(15分)
班级学生注重宿舍、教室环境建设,宿舍、教室内清洁整齐,爱护室内生活、教学设备设施,没有在宿舍、教室内吸烟、私拉电线、违纪使用电器等违反学院管理规定的行为。(15分)
(六)其他一票否决条件
1.出勤率低于85%的班级,总体测评成绩不得为优秀。
2.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班级,总体测评成绩为不达标:
(1)抽查出勤率在70%以下的(其中2014级主要参考上学期出勤情况);
(2)发生重大群体事件,造成较坏影响的;
(3)因在宿舍内违规使用电器,出现火灾的。
四、评分方法
1.测评采取量化打分的方式进行,围绕班级建设的五个方面,根据各班测评项目标准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满分100分,每条测评指标,按“好”、“较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5个评分档评分,测评指标项达到“好”的标准即得满分,“好”以下评分档分数递减。
2.测评成绩分为优秀,达标,不达标三个等次,85-100分为优秀,60-84分为达标,60分以下为不达标。
五、测评程序
评审会议由各院(系)召开,院(系)测评工作组人员包括: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工作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成立学院班级测评督导组,督导组成员旁听各院系的评审,但不参与打分评审。
1.各班级提交:(1)思想道德建设、学风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等5方面的总结材料;(2)与测评项目对应的图文资料。
2.进行测评答辩。被测评班级的班主任与1名班级学生干部组成答辩组向测评工作组汇报班级建设情况并进行答辩。由班主任进行主汇报,汇报时间不超过8分钟。
3.测评工作组根据各班级的实际情况、提交材料情况以及班级答辩情况,对各班级进行评分。各院系被评为优秀等级的比例占班级总数的10%。若学院总体平均出勤率超过90%,可增加1个“优秀”名额。
4.为增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更好地交流班级管理、建设经验,每个班级至少派5名学生(包括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作为观众观看测评答辩。
5.学院班级测评督导组将重点针对院(系)测评程序是否符合规范、测评打分是否严格依据标准、测评打分是否公平公正、班主任及学生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督导,对于测评出现问题的,督导组将向院(系)进行反馈、会商。
六、其他事项
1.原则上在班级测评中,班主任必须参加,并作汇报总结。
2.请各院(系)在10月20日前完成班级测评,并将1500字总结材料(文字和图片)发送至学生工作办公室。
3.请各院(系)将班级测评时间表报至学生工作办公室,学工办将根据各院(系)时间统筹安排班级测评督导组成员参加测评答辩。
联系人:徐晓琳,联系电话:84171075。
附件:班级基础规范建设检查测评表
学生工作办公室
2017年9月1日